close
文:吳威聖
木構造住宅的設計與新建在北美和日本以 2×4工法最為普遍,2×4的工法在台灣
木構造設計規範中命名為框組式結構,它的基本骨架乃是由 2英吋×4英吋的毛料
裁切而成的結構材來組成,因此它的工法稱之為2×4。
2×4 工法在設計上的優點在於它的變化性比較高,它屬於板式結構,依據室內空
間的變化以及外觀的造型加以搭配,可以形成較多不同的造型,而且在內外壁的
材料應用上比較多變,可以採用所需要的設計質感來加以變化。
在施工上的優點,2×4 的結構骨架可以現場裁切施工快速組裝,所以它的施工
期較短,相對的所需要的工資也就比較低。而它的結構模式簡單、精緻且不需
歷練資深的工人也可以立即施工,而在環保的議題上 2×4的主要結構材來自於
永續經營的林場,在北美主要以冷杉、松以及雲杉來加以組成,經過APA分級
的認證,而成為結構的標準材料。
根據內政部建研所的統計,目前在台灣 2×4的工法也逐漸成為木屋設計新建的
大宗,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,但跟整體房屋新建的比例來說仍是微乎其微。
台灣目前明顯材料在木結構房屋的應用仍是較少,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像美國
一樣帶入永續經營的模式,導入建築的產業,對林產的發展會有相當大的好處
,因為在經營上如果林業只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而不斷的植林,但在疏伐之後
並沒有辦法做有效的利用以及整體產業體系的循環、降低了林業發展的效益,
如果能夠達成永續林業的經營模式,導入建築體系產業的應用方式,整體循環
能夠加速林業的機制更趨完整,也能符合整體社會效益。
全站熱搜